缺鐵性貧血

缺鐵性貧血是指體內貯存鐵不足,影響血紅蛋白合成所引起的一種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。是世界各地包括我國貧血中最常見的一種,據醫學統計,台灣19~44歲的女性中,患有缺鐵性貧血者高達60% ,是台灣最常見的貧血。

病因:鐵是造血的重要微量元素,膳食中缺鐵是貧血的主要原因。另外鉤蟲感染、胃腸吸收不良、胃和十二指腸潰瘍病出血、痔瘡出血以及婦女月經過多、青春期功能性子宮出血等均可造成缺鐵性貧血。。

症狀:與營養不良性貧血的症狀差不多,可通過測驗頭髮中的微量元素加以鑒別。

預防:矯正貧血和補充鐵的存量,一般服用鐵劑八星期,血色素可恢復到正常值,服用半年可補足鐵的存量。若是吸收不良或胃切除的病人則考慮給予鐵劑之注射。食補方面,可考慮含鐵豐富之紅肉、內臟、深綠色蔬菜等,至於菠菜雖含有豐富之鐵質卻不是理想的補鐵食物,因其含有之鐵質和磷酸,phytates形成複雜之複合物,使其很難被胃腸道吸收。

(詳細治療方式應詢問血液腫瘤科醫師。)